七  亲代抚育问题

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后代是父母基因的载体,因此选择应该青睐被设计来确保后代生存和繁殖的亲代机制。亲代抚育的心理机制已经被证明也存在于许多非人类物种上。一个最有趣的谜团就是,为什么母亲往往比父亲提供更多的亲代抚育。有三种假设给出了假设:(1)父子关系的不确定假设——男性比女性投入更少是因为他们对假定的后代贡献基因的概率更少(母子关系的确定性是100%,而父子关系的确定性低于100%);(2)遗弃假设——谁可以率先遗弃子女,由于许多物种都是体内受精,因此雄性可以成为率先遗弃孩子的人;(3)择偶机会的代价假设——付出亲代投资的男性的代价高于女性,因为这种投资使他们丧失了其他的择偶机会。尽管这三个因素都可能说明亲代投资量中全部的性别差异,但当前证据更为支持的是父子关系不确定假设和择偶机会代价假设。

根据预测,亲代投资的进化机制至少对以下三种背景因素敏感:(1)与子女的亲缘关系;(2)后代把亲代抚育转化成适应性的能力;(3)亲代投资资源的其他可利用途径。足够的经验证据支持了与后代的亲缘关系影响人类的亲代投资这一假设。研究显示,继父母比亲生父母对子女产生的积极的父母情感更少。继父母和继子继女的关系往往比亲生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存在更多冲突。新生婴儿常常被说城市更像假定的父亲而不是母亲,这一现象显示出试图影响假定父亲对子女的投资的心理机制。父母对亲生子女的大学教育费用的投资通常高于对继子女的投资。在父子关系更确定的情况下,投资也会更高。和一个市亲生父母、另一个是继父母同住的孩子,其遭受身体虐待的比率是和双亲同住的孩子的40倍,他们被杀的可能性也是和双亲同住的孩子的40—100倍。总之,子女和父母的亲缘关系似乎是亲代投资质量的关键因素。

根据预测,进化的亲代机制对于后代把亲代抚育转化为繁殖成效的能力也非常敏感。有三条研究线索支持了该理论假设。首先,先天不足的孩子,例如患有脊柱裂或唐氏综合症的孩子通常会被送入专门机构或者被遗弃;即便没有被遗弃而是得到照顾,他们被父母身体虐待的可能性也更大。其次,双生子的少量研究发现,母亲对健康的婴儿往往比对不健康的婴儿投入更多。最后,年幼的婴儿比年长的孩子更容易处于被虐待和谋杀的危险之中。

理论预测的影响亲代抚育质量的第三个背景因素是亲代投资的资源的其他可利用资源。人的精力和能量都是有限的,而分配于一项活动的精力必然不能再投入其他活动。一些研究调查了杀婴事件的模式,基于杀婴事件是亲代抚育的相反行为这一假设——也就是说,他们指出这是亲代投资的对立面。研究显示,年轻女性比年长女性更有可能犯下杀婴案,因为根据假设,年轻的母亲还有很多年时间可以生养后代,而年长的母亲生育的时间却为数不多。未婚女性比已婚女性更有可能犯下杀婴罪。根据假设,这些倾向都反映了女性进化而来的分配精力的决策标准。最后,男性通常比女性把更多的精力转向择偶,他们往往比女性提供更少的直接亲代抚育。在Aka,地位高的男性对直接子女抚育的投入要比地位低的男性少。根据假设,地位高的Aka男性把精力都投入到了吸引更多的妻子上面了。总之,资源的其他可利用途径对何时把精力投入到亲代抚育的决策标准会产生影响。

父母—子女冲突的进化理论表明,父母和子女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因为他们只有50%相关的基因。该理论预测,通常每个子女都想要比父母所给予的还要多的亲代资源。该理论产生了一些惊人的预测,例如:(1)母亲—子女冲突时常在子宫中就发生了,例如围绕胎儿是否会自发流产的冲突;(2)随着双方年龄的增长,父母对子女的重视程度往往高于子女对父母的重视程度。有关子痫前期的经验证据支持了第一个假设——似乎胎儿往母亲的血液中分泌了大量的绒膜促性腺激素,组织了母亲行径,使得胎儿继续留在子宫中,从而暗中破坏了母亲自发流产的任何企图。来自谋杀案件的证据支持了第二个假设——父母衰老后更不被重视,他们更有可能被成年子女杀死,相反的情况则要少些。基于越不被重视的人被杀的危险性越高这一假设,成年子女应该更有可能杀死自己的父母,而不是父母杀死子女。初步的数据表明,父母—子女冲突僵尸未来进化心理学经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八  亲属关系问题

首先,我们深入讨论了Hamilton(1964)的内含适应性理论,以及Hamilton公式c<rb。比如,利他行为的进化条件是,利他者所付出的代价,必须小于受惠者所获得的收益与两人之间的遗传相关度的乘积。简而言之,内含适应性理论为这个问题——利他行为如何得以进化——提供了答案。同时,它将达尔文的经典适应性(个体的繁殖成功率)的定义扩展为内含适应性(个体的繁殖成功率,加上他的行为对遗传亲属的影响b并乘上他和亲属之间的遗传相关度r)。

接下来我们提出了内含适应性理论在人类身上的理论应用。这些应用包括:(1)应该存在一组特定的涉及亲属关系的进化心理机制,这些机制能用于解决同胞、半同胞、祖父母、祖孙和姑姨叔舅等亲属所带来的不同的适应性问题;(2)性别和世代是区分亲属的主要类别,因为这两个维度限定了一个人的适应性载体的重要特征(比如男性亲属的繁殖数量的上限要高于女性亲属;年轻亲属的繁殖价值要高于年老亲属);(3)亲属之间的亲近感时有大小之分的,而遗传相关度则是这种亲近感的主要预测指标;(4)合作行为和亲属关系的稳定性是遗传相关度的函数;(5)年老的亲属会鼓励年轻成员向遗传亲属(比如年老亲属的同胞)表现出更多的利他行为,而这超出了年轻成员本来的利他意愿;(6)一个人的家庭角色将是他(她)的自我认同的主要成分;(7)在无亲属关系的情况下,人们将会利用亲属称谓词来影响或控制其他人(比如“兄弟,能给点儿零钱吗”)。

大量的研究证据显示,亲属关系是帮助行为的一个重要指标。有一项研究考察了地面松树的报警行为。报警行为可能会让发出警报的松鼠付出一定的代价,因为报警声让它更容易成为捕食者的目标。但是,当有近亲在附近的时候,报警行为还是会频频发生。在一项对300名洛杉矶女性的调查中,研究者发现,帮助行为是帮助者和受惠者之间的遗传相关度的函数。而在另一项研究中,实验者要求参与者在一个假想的生死攸关的场景中(比如冲进一座着火的房子去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作出决策。结果表明,帮助者和被挽救者之间的遗传相关度可以很好的预测被试的帮助行为。对遗产的研究显示,人们更倾向于把遗产留给遗传亲属(以及配偶,因为死者相信配偶会将资源留给他们共同的遗传亲属),而不是无亲属关系的人。还有研究表明,人们体验到的悲痛程度和遗传相关度直接相关。所有的这些实证研究都告诉我们,亲属关系是帮助行为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

祖父母的投资行为为我们检验内含适应性理论的具体预测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舞台。这时,父亲身份的不确定性开始在这个舞台中扮演它的角色。祖父和孙子的遗传关系有着双重疑问。首先,他不一定是他儿子的亲生父亲。其次,他的儿子不一定是他孙子的亲生父亲。相反,外婆和她女儿的孩子之间的遗传关系却具有百分之百的确定性。正是在这个逻辑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预测:在所有的祖父母投资中,外婆的投资一般是最多的,而爷爷的投资则最少。对于剩下的两种祖父母身份(奶奶和外公)而言,他们的投资总量应该位于外婆和爷爷之间,因为他们和孙子的遗传关系有一层是值得疑虑的。

来自德国、美国、希腊和法国的研究证据都支持了上述的预测。不同的研究者的独立研究取得了相似的研究结果,被试认为他们和外婆最亲近,和爷爷更疏远。此外,被试还报告说他们从外婆那里得到的资源最多,从爷爷那里得到的资源最少。尽管对奶奶和外公的评定确实位于外婆和爷爷之间,但有趣的是,外公的投资总是比奶奶要多。这个发现派出了这样的观点:女性对所有亲属的投资总量要多于男性。

研究者采用相似的理论逻辑对姑姨叔舅的投资行为进行了考察。如果你是女性,那么你的同胞兄弟姐妹可以确信你是你孩子的亲生母亲,他们确定是你孩子的姨妈和舅舅。与此相反的是,如果你是男性,那么你的同胞就不能确信你就是你孩子的父亲,因为你有可能戴了绿帽子。所以,我们可以预测姑姨叔舅的投资应该存在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应该主要取决于孩子到底是他们姐妹的还是他们兄弟的。

在一项对姑姨叔舅的研究中,研究者找到了两个比较重要的预测指标。首先,不管你是男性还是女性,你孩子的姑姑和姨妈对你孩子的投资总是比舅舅和叔叔要多。这时性别效应。其次,姨妈和舅舅的投资要分别多于姑姑和叔叔。这刚好证实了我们上面提到的关键性的预测。

有几项研究表明,北美女性对亲属的投资似乎要高于北美男性——女性能够记住更多的亲属的名字,更多的采用她们在家庭网络中的位置来认同自己(比如“我是某某的女儿”),而且更有可能和旁系亲属保持联系。

只有3%的哺乳动物中存在家庭模式。根据Stephen Emlen的观点,家庭是指子代在成年后继续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场所。家庭是在下面这两种条件下产生的:(1)还未找到合适的繁殖空缺;(2)留在家里能够获得显而易见的收益,比如增加存活机会、提高竞争能力、为家庭成员提供帮助或者从家庭成员那里获得帮助。

我们可以从这个理论中得出大量的具体预测。比如说,该理论认为,家庭越富有,那么它的稳定性也就越高,因为子代能够从家庭中获得收益,或者有机会继承家庭的财产。另一个预测是。如果家庭中的繁殖者突然死去,那么家庭内部必然会因争夺这个空缺而发生冲突(比如为了获得父母的财富而发生冲突)。这个理论还预测,与原生家庭相比,继父母对子女的投资应该更少,家庭的稳定性更差,而且家庭内部的冲突应该更多。很多预测已经在动物身上得到了证实,但是它们能否被运用在人类身上仍然有待检验。不过,Emlen的理论也受到了下面几点批评:(1)他未能考虑到这样的事实——更年期后的妇女继续为家庭发挥余热,而很少去寻找其他的繁殖空缺;(2)人们在无亲属关系的人群中广泛的参与互惠式交换活动。这些因素让Emlen的理论变得更加完善,因为它们考虑到了人类家庭中许多独一无二的现象。

尽管早期的进化模型总是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的合作关系,但是最近的进化模型指出了家庭中存在的三种冲突形式:同胞冲突、亲自冲突和父母冲突。虽然内含适应性理论认为遗传相关度是利他行为的重要预测指标,但是家庭成员一般很难在遗传利益上达到共识。所以,家庭内部的冲突是非常普遍的。在未来的十年当中,进化心理学将会揭示出人类进化形成的、专门用于解决上述每一种家庭冲突的适应器。  总之,遗传相关度是亲属之间的投资行为的关键预测指标。亲属关系越近,投资也会越多。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如果遗传关系确定无疑,那么投资将会是最高的。不过,当遗传关系受到父亲身份不确定性的影响时,投资将会降低。继父母对继子女的投资也要少于亲生父母。虽然我们对涉及亲属和家庭的心理现象的探索才刚刚起步,但是,内含适应性理论对我们理解这些现象已经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